查看原文
其他

青海大学丨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含说课视频)

高教国培 2023-03-06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真正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见成效的标杆举措,也是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关键一环。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广分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示范带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本文整理汇总了青海大学5门一流本科课程,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电路原理》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青海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后续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建立在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之上,因此是电类专业本科生的“看家课”之一。《电路原理》先后荣获青海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课程建设突出奖及青大金课荣誉称号,并荣获2019年度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线上线下精品课程,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教师团队由张强、张海峰、唐岩、沈媛平四位老师组成。







课程负责人 张强







张强,女,教授,电路原理课程负责人。2017.3~2018.3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学。主持完成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基金项目一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3篇,先后荣获青海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教学名师、青海省小岛奖励金等荣誉称号。2015年,担任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荣获2017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3);2019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奖。




课程特色及优势





响应国家卓越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国内最早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理念,第一批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试点。从教师设计和学生认知两个维度出发,以Broome提出的6个从低阶到高阶的教育目标为主线,线上使用现代技术工具、利用SPOC平台定制优质慕课资源,线下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法与学法,利用翻转课堂,引入团队协作模式,设计层层递进的实验项目并引入PBL教学法,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走上自主探索的实践之路。


《电工电子学I》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电工电子学I》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教师团队由马山刚、梁斌、韩一德三位老师组成。课程主要面向的是土木、材料、环境、给排水、测绘等专业的学生。






课程负责人 马山刚







马山刚,男,1983年生,2015年获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工学博士学位,青海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工基础与电子设计》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电工电子学》负责人。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省教学名师。先后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章、青海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青海省 “小岛奖励金”、青海大学“青年先锋”奖章等荣誉称号。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两次获青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课程特色及优势





电工电子课程组从2015年就开始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到2017年课改基本理念和做法趋于成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课程建设最大的创新是立足于青海大学自身的教学问题,从青海大学自己的学生角度出发,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一句话总结一下,那就是“两种在线资源(MOOC+SPOC)、一种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一种教学工具(雨课堂)、一个中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和一个最终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计算机》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大学计算机》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是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在本科第一学期开设的计算机通识类课程。教师团队由任洋甫、魏绍蓉、王瑞、姚河花、崔亚超五位老师组成。






课程负责人 任洋甫







任洋甫,男,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2016年任职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有:《大学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平台》、《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应用基础》、《数据分析与处理》等课程。教学授课学生覆盖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公共课程及专业必修课程,年教学工作量500余学时。积极参与开展教学研究,主要参与申请《计算机系统平台》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校级建设项目、《数据库应用基础》校级一类课程建设等。
其中,2020年主持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1项,2019年主持获批校级中青年项目1项。2018年参与申报并获批《计算机系统平台》校级精品课程并结题1项。2019年参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2020年参与申报并获批校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




课程特色及优势





大学计算机课程主要以混合式教学为主要课程建设目标,转变传统教学,建设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进讲、练、实验三维结合的模式,推进三者间的有机结合。2014年起,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启用自动无纸化网络考试平台。
深挖混合式教学优势,2016年起,在课程体系中引入李凤霞教授主持建设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大学计算机”和课程教材,并开设SPOC,2018年,在学生实验中引入虚拟实验工厂。
确立好课程定位:I 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II 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的基础课程III 融入“宽专融”思想的课程体系




《计量经济学》

线下一流课程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现代数量分析方法论课程,主要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在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教师团队由刘晓平、孙立霞、石鹏娟、张涵四位老师组成。





课程负责人 刘晓平







刘晓平,女,汉族,1974年3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研室主任、经济学专业负责人;现担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青海省科协决策咨询专家、青海省统计局咨询专家、青海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得青海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省级优秀奖、小岛奖励金;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青海省优秀教师、青海大学教学名师、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主要承担《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课程教学与科研任务。主持《计量经济学》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主编出版教材与专著四部;主持完成教学研究项目10多项;主持并参与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课题20多项,在《统计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1世纪数量经济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获得多项教学与科研奖励。




课程特色及优势





1、加强教育与教学研究,是课程建设的导向;2、通过团队建设推动课程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提升课程建设合力。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科研能力与实践技能培养。4、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设计丰富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开展开放式网络学习,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水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教师团队由张磊、武永亮、王永宏、常美玲、刘君五位老师组成。






课程负责人 张磊







张磊,女,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加拿大约克大学访问学者(2015)。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教育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发表核心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荣宝钢优秀教师奖,省小岛奖励金,省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省第二届教学成果三等奖,入选青海大学第六批教学名师,首批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培养人才,2020年入选“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拔尖人才”。




课程特色及优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以“一条主线,两条途径,三个结合,四个模块和五观教育”为教学体系,努力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地提升了理论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走进红色土地、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了解社会,感悟变化,知国情、接地气,让“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愫扎根于青海大学学生的思想品质之中。




来源:青海大学教务处

排版:张海清

审核:杨琪



高教国培新课推荐


主题:备战2022第三批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与建设实践研修班(点击主题,了解课程详情)

开课时间:2022年2月26日-2月28日


主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暨专业课融合思政案例分享研修班(点击主题,了解课程详情)

开课时间:2022年2月26日-2月27日


主题: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选题设计、申报指导暨实战案例剖析研修班(点击主题,了解课程详情)

开课时间:2022年2月26日-2月27日


主题:备战2022!全国高校各类教学竞赛技巧及实战经验分享系列训练营点击主题,了解课程详情)

开课时间:

系列一:2022年3月12日-3月13日

系列二:2022年3月19日-3月20日

系列三:2022年3月26日-3月27日

系列四:2022年4月2日-4月3日


主题:2022年高校科研项目(自然/社科基金)申报实务指导暨高水平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点击主题,了解课程详情)

开课时间:2022年3月12日-3月14日


主题:高校中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系列工作坊(第四期)

开课时间:2022年3月18日-3月29日 每晚19:00-21:00


主题: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凝练与案例剖析暨申报冲刺实务研修班

开课时间:

线上:2022年3月26日-3月27日

线下:2022年3月25日-3月28日    成都


主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路径与师德师风建设暨教师专业成长研修班

开课时间:

线上:2022年3月26日-3月27日

线下:2022年3月25日-3月28日    成都

往期精彩回顾:


☆ 课程思政:

29个“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汇编

中国农业大学丨18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汇总

【收藏】五大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汇编

五大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汇编

案例汇总丨安徽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七大专业46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汇编

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参赛视频(文科组、外语组)

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参赛视频(理科组、工科组、农医组)


☆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写要点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汇总分享(共18个)可下载

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与材料准备

南京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汇编

【收藏】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分享

精品课件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选题、申报、成果凝练与评审

哈尔滨工程大学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报告汇编


☆ 一流本科:

吉林农业大学丨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

天津大学4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案例汇编

详解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填写

华东理工大学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案例汇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丨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经验


☆ 创新大赛:

获奖视频||第三届陕西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参赛视频

教学能力大赛——材料准备注意事项

PPT |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王杨:新时期地方高校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精彩片段赏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